青岛航空召开碳达峰政策解读会
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要部署,全面掌握国际国内形势政策,深度分析航空业可能面临的变化和挑战,及早谋篇布局,进入国内绿色航空企业第一梯队,4月2日青岛航空特邀中信证券政策研究员王希明,对碳达峰、碳中和相关政策进行战略解读。公司高管及飞行部、运控部、规划部相关同志参会。
王希明研究员以全景图的形式分析了碳排放的来源,分析国际国内碳排放的现状和能源结构转型趋势,以当前和2060年为时间点介绍了清洁发电、电动化与氢能化、碳捕捉四种实现碳中和的路径。按照中国碳排放在2030年达峰目标,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,能耗“双控”、碳交易对于绿色金融将是碳达峰有力的政策抓手。
(图为解读会现场)
王老师重点解读了碳中和对航空业的影响。民航碳排放占比不高,但增速较快且脱碳难度大,短期没有成熟的脱碳技术。中国民航业预计2027年进入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少计划,届时全国航空业碳抵消成本约为12.6亿元,而CCER未来最有可能成为我国航空业碳排放抵消工具,氢能源飞机或是航空业脱碳终极方案。我国碳交易市场今年正式起航,预计2025年前将纳入航空业,作为民航企业,如何破解资源配套瓶颈和碳减排壁垒,针对航司自身特点,努力提升机队运行效率和技术创新,是应对碳中和的有效途径。
(图为青岛航空党委委员、总裁吴龙学作交流发言)
最后,青岛航空党委委员、总裁吴龙学在交流发言中表示,2021年青岛航空28架飞机的机队规模,一年将消耗24万吨煤油,到2030年达到150架飞机的机队规模时,一年将消耗150万吨煤油,碳交易成本预计3亿元左右,市场碳补偿机制将直接推升公司运营成本,这次政策解读会对于青岛航空来说指导意义重大。作为航司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单位排放量,青岛航空已经在积极实施一系列措施,包括引进单位耗油最低GTF发动机、施行全面节油政策等。下一步,青岛航空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,积极参与航空油料使用的科技项目,借力城投集团新能源产业政策,在内部实现平衡、在资本市场提前布局,多个抓手、多管齐下,争做国内绿色航空的先行者。